根据重点专项评审工作安排,生物中心分别于2020年12月11日至18日和2021年1月28日至2月3日组织开展了对“绿色生物制造”重点专项2020年度申报项目和“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”重点专项2021年度申报项目的首轮评审。首轮评审采用网络评审方式,评审专家统一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抽取产生,共58人。根据《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》文件要求,现将评审专家名单予以公布。
“绿色生物制造”重点专项
序号
分组
专家姓名
职称
所在单位
1
第一组
(青年科学家)
朱平
研究员
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
2
迟乃玉
教授
大连大学
3
李春
教授
北京理工大学
4
吴中柳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
5
赵祥颖
研究员
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
6
朱虎
教授
福建师范大学
7
许勤虎
(研究员级、教授级)高工
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
8
汤亚杰
教授
湖北工业大学
9
吴清平
研究员
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
1
第二组
(1.1工业酶催化剂的智能设计)
李洪军
教授
西南大学
2
马庆军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
3
江正强
教授
中国农业大学
4
梅乐和
教授
浙江大学
5
刘永军
教授
山东大学
6
陆兆新
教授
南京农业大学
7
蔡禄
教授
内蒙古科技大学
1
第三组
(3.1生物反应器及智能生物制造)
王述洋
教授
东北林业大学
2
侯增广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
3
邹培建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
4
逯乐慧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
5
赵立欣
研究员
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
6
卢小泉
教授
西北师范大学
7
陈洛南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
1
第四组
(4.1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制备可发酵糖技术)
张洪林
研究员
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
2
周永红
研究员
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
3
罗云孜
研究员
天津大学
4
王革
研究员
山东元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
5
杨立荣
教授
浙江大学
6
江正兵
教授
湖北大学
7
闫云君
教授
华中科技大学
1
第五组
(5.2 天然活性产物生物制造技术)
张承才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
2
周永贵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
3
刘陈立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
4
王相晶
教授
东北农业大学
5
余龙江
教授
华中科技大学
6
杨世辉
教授
湖北大学
7
陈义华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
1
第六组
(6.4.1 高盐有机废水高效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示范)
杨培龙
研究员
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
2
曲音波
教授
山东大学
3
周雍进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
4
马平
研究员
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
5
连宾
教授
南京师范大学
6
胡晓珂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
7
王吉华
教授
德州学院
“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”重点专项
序号
分组
专家姓名
职称
所在单位
1
第一组
(1. 运动促进健康精准监测关键技术和专用芯片的研发)
杨建华
教授
西北工业大学
2
闫相国
教授
西安交通大学
3
杨晋玲
研究员
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
4
郑月宏
主任医师
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
5
徐圣普
研究员
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
6
徐华梓
教授
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
7
叶招明
主任医师
浙江大学
1
第二组
(3. 老年与残疾人友好型智能人居环境集成研究与应用示范)
王耀彬
(研究员级、教授级)高工
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院
2
赵成中
(研究员级、教授级)高工
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
3
李红
主任护师
福建省立医院
4
符俏
主任医师
海南省人民医院
5
纪志梁
教授
厦门大学
6
郑攀
(研究员级、教授级)高工
微泰医疗器械(杭州)有限公司
7
汪成亮
教授
重庆大学
特别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